节目

近代史•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中)

主播: 绾玉儿
最近更新: 3小时前时长: 03:57
你一定爱听的极简中国史|白话版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清代经世致用理念

# 清代金文学实用色彩

# 龚自珍魏源政论风格

# 廖平今古文辨析方法

# 公羊春秋的三世理论

# 康有为孔子改制思想

# 清代反宋学空谈派

# 颜原六艺实干主张

# 桐城派汉宋学调和论

# 方东树汉学商兑批判

清代学术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以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金文学家延续汉代传统,强调清代经世致用理念,注重学术的实用价值。龚自珍、魏源在时局动荡中转向龚自珍魏源政论风格,通过政论文章针砭时弊,其中魏源更以博学通识著称。
廖平在经学领域开创突破,提出廖平今古文辨析方法,质疑古书派系划分,主张今古文思想交融,通过关键学说梳理真相,使经学研究更趋精细。康有为则以公羊春秋的三世理论为基,在《康有为孔子改制思想》中重构历史,认为孔子托古改制以推动文明,虽逻辑存疑,但为思想革新提供了动力。
学术争议中,清代反宋学空谈派代表人物颜原主张回归颜原六艺实干主张,倡导礼乐兵刑等实践学问,但因传统学者重理论轻实践,其影响有限。与此同时,桐城派以方苞、姚鼐为首,提出桐城派汉宋学调和论,试图弥合汉学考据与宋学义理的分歧,并强调地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方东树著《方东树汉学商兑批判》,激烈抨击汉学弊端,但桐城派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仍得到广泛认可。
各学派互动与对立中,汉学家与宋学家互相攻讦,前者批判后者空疏武断,后者指责前者琐碎失义,而文学与学术的界限争议亦贯穿始终,反映出清代学术的复杂面貌。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