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英国通过将巴达克山纳入保护国势力范围,逐步介入中亚事务,并以克什米尔属部为名干涉其内政。俄国则通过征服哈萨克、布鲁特等地,将布哈尔、基华和浩瀚纳入保护国体系,形成对中亚的全面控制。阿富汗成为英俄争夺焦点,最终通过1907年协约划归英国势力范围,其外交事务由英国代办主导。
列强对中国本土的渗透加剧,俄国借《辛丑条约》未撤军之机强占东三省,引发日本、英国等警惕。英国为制衡俄国,联合德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各国共享在华利益,但遭俄国抵制。英国转而与日本缔结同盟条约,形成对抗俄国的远东联盟;俄国则联合法国发表声明,宣称共同防御第三国威胁,形成两大阵营对立。
日俄矛盾因东三省问题激化,日本试图通过谈判划分势力范围未果,最终爆发日俄战争。战后日本虽胜,却转向对华索取补偿,导致东三省成为列强角力场。英美提出“满洲铁路中立计划”,意图削弱日俄控制,却促成日俄联手抵制,加剧朝鲜与中国边疆的安全危机。这一系列事件凸显远东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与中国主权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