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课程指出,最理想的状态是三条成本曲线(BCWP、ACWP、BCWS)平稳上升且离散度低,若离散度增加则可能引发较大费用偏差。施工成本偏差原因分析需结合项目实际,通过监测指标控制过程实现动态管理。
纠偏措施分为组织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侧重管理流程优化,如分工与计划调整;合同措施涵盖变更索赔及附加协议签订;经济措施包括风险分析及工程款结算;技术措施则通过技术经济方案优化提升效率,如结合施工方案进行成本控制。
赢得值法的应用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工具,其三个基本参数(BCWP、ACWP、BCWS)和四个指标(CV、SV、CPI、SPI)用于定量分析费用偏差与进度偏差。费用偏差计算需结合量价分离原则,通过实际与计划工作量及单价的对比,判断成本超支或节约,进度偏差则反映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偏离程度。
材料用量控制方法包含定额、指标、计量及包干控制。例如,制定领料标准属于指标控制,而小型零星材料采用包干控制。材料价格由采购部门通过招标或询价管理,确保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成本偏差案例中,通过对比计划与实际工作量及单价,可计算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若CV为负值,表明成本超支;SV为正值则说明进度提前。赢得值法的曲线法和横道图法能直观反映偏差严重性,帮助管理层快速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