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湿气易侵,人体常出现浮肿、舌苔厚腻、大便黏腻等问题,根源在于脾胃虚弱导致水湿代谢失衡。脾胃作为“祛湿工厂”,需通过中脘穴艾灸调理脾胃功能。中脘穴位于肚脐上四寸,艾灸此穴可唤醒脾胃动力,改善腹胀、消化不良,减少湿气生成,缓解面部出油及舌苔厚腻。
针对湿气外排,需疏通三阴交穴祛湿排浊。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汇点,通过艾灸或按摩可促进水液代谢,改善浮肿、月经量少及失眠多梦,同时避免祛湿过度伤阴。而丰隆穴化痰清湿热则专攻顽固湿痰问题,艾灸或刮痧此穴能清除痰湿垃圾,适用于湿热肥胖、皮肤出油及喉咙黏痰者,需结合刮痧疏通胃经瘀堵点。
祛湿调理需补化结合,中脘穴修复脾胃,三阴交和丰隆穴分别负责排湿与化痰,形成“修复-排浊-清堵”的闭环。湿气重者若仅排水而不强健脾胃,易陷入反复祛湿的误区。通过穴位搭配,既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又打通水湿代谢通道,实现内环境清爽,逐步改善浮肿、油腻及湿热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