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夏天最养人的一个习惯,不是晒背泡脚!每天睡前5分钟,补阳散寒、化开寒湿淤堵

所属专辑: 艾灸治病108招
主播: 冯名雨
最近更新: 8小时前时长: 10:09
艾灸治病108招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大椎穴阳气开关

# 肺腧穴调节肺气

# 印堂穴疏通头风

# 补阳散寒温通经络

# 寒湿淤堵驱散方法

# 刮痧激发阳气

# 艾灸增强免疫力

# 阳气护卫体表

# 肺寒鼻塞症状

# 头风闷痛缓解

夏季温差大、寒湿邪气易入侵人体,导致鼻塞、头闷痛、后背发凉等症状。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理论,夏季需注重补阳散寒,通过调理关键穴位可有效驱散寒湿淤堵,增强体表防卫功能。
大椎穴阳气开关是全身阳经交汇枢纽,位于颈部后方。刮痧或艾灸大椎穴可调动阳气护卫队,改善肺寒鼻塞症状。操作时用刮痧板从大椎向上刮至发际线,向下延伸至肩颈,促进局部温热感扩散,缓解肌肉僵硬。
肺腧穴调节肺气位于大椎下方第三个椎体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刮痧此穴能疏通肺气,缓解鼻塞流涕,同时调节免疫力。配合艾灸中府穴及刮痧肺经穴位(如尺泽、列缺),可增强气血循环,改善过敏性问题。
印堂穴疏通头风位于眉心,是阳气上达头部的关键节点。刮痧印堂至鼻尖(素髎穴)可缓解前额闷痛、头晕及鼻部不适。此区域对应心肺、肝胆、脾胃反射区,轻刮能调节五脏功能,改善皮肤问题。艾灸罐温和刺激印堂穴,适合不耐受刮痧者。
通过每日5-10分钟刮痧或艾灸,结合补阳散寒温通经络的方法,可有效驱散寒湿淤堵,缓解夏季寒湿引发的各类症状,提升阳气护卫体表的能力,增强整体健康状态。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