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科学养生——胃火走牙,肝火走眼,心火走舌

主播: 洪亮909
最近更新: 4小时前时长: 08:08
健康养生之家|你想要的长寿秘诀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胃火牙龈肿痛调理

# 肝火目赤干涩调理

# 心火舌尖溃疡调理

# 邪火引发身体失衡

# 虚火阴虚盗汗表现

# 饮食失节胃火加重

# 熬夜耗阴虚火内生

# 情绪内耗肝火郁结

# 经络定向火邪攻击

# 穴胃按摩降火调理

中医认为,胃火、肝火、心火等邪火会沿特定经络侵袭身体。胃火循足阳明胃经上行至牙龈,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或萎缩松动,食火者需饮食清淡,用鲜芦根煮水调理,虚火者宜食银耳莲子羹滋阴。肝火沿足厥阴肝经上达目系,导致目赤干涩或眼干无泪,可通过菊花决明子茶疏肝,推肝经及按太冲穴泄火。心火沿手少阴心经蔓延至舌尖,引发舌间溃疡,莲子芯竹叶茶可清心火,百合酸枣仁粥则调理虚火。
现代饮食失节(如嗜食辛辣)、熬夜耗阴(23点后不眠)及情绪内耗(焦虑郁结)是助长邪火的三大诱因。食火与虚火症状差异显著:食火多伴红肿热痛、大便干结,虚火则见五心烦热、大便先干后溏。调理需结合饮食、穴胃按摩(如内庭穴按揉)及中药(黄连上清丸或玉女煎),并调整作息,晚餐宜早、饭后散步以助胃气下行。
中医强调“阴平阳密”的平衡理念,通过饮食调养、经络调理和情志调节,可在1-2周内缓解90%的上火症状,根本在于恢复阳气生发与阴液沉降的动态平衡,而非单纯“灭火”。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