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需遵循“以热制热”原则。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脏腑处于虚寒状态,脾胃蕴化功能减弱,冷饮易引发脾胃不适,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通过饮用温热茶水和汤品(如冬瓜排骨汤、荷叶冬瓜老鸭汤)促进汗腺扩张,辅助散发热量,缓解夏季虚寒体质。
日常起居方面,提倡用接近体温的热水洗澡,避免冷水刺激毛细血管收缩,影响散热。同时,泡脚水温以40℃为宜,加入生姜或艾叶可驱寒补阳,改善虚寒。在三伏天施酒,可借适量出汗排出湿邪,缓解寒凝引发的淤症、痛症,施酒后饮用温薄荷叶水可增强清爽感。
运动养生宜选择傍晚时段进行慢跑、太极等低强度活动,避免正午高温耗损阳气。晒背时重点照射大椎穴和命门穴,可补充阳气,但阴虚火旺者需谨慎。此外,需注意保护神阙穴(肚脐),避免穿露脐装或长时间暴露于空调房中,以防寒气入侵脏腑,加重虚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