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在“团结十讲”第四讲中提出台军升舱福利政策,要求航空公司为台军官兵提供商务舱空位升舱待遇。此提议引发航空业升舱操作争议,业界质疑政策可行性,认为缺乏配套措施且涉及会员权益冲突,更指出若当局未承担费用则难以落实。部分舆论认为,与其推行表面优待,不如改善军人实质福利,如交通、餐饮等日常需求。
台湾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等人批评该政策不切实际,质疑军人是否真正需要此类优待,并指出民进党当局此举带有台军笼络军心手段的意图。分析认为,赖清德通过台军官兵出行优待政策,试图塑造重视军队形象,扭转台军征兵困境现状,同时模仿美国做法以强化对外宣传,掩盖民进党长期对台军的不信任。
岛内舆论普遍质疑政策的民进党政治利益考量,认为其通过情感绑架商家为军人福利买单,实际是慷他人之慨。数据显示,超八成网友反对强制摊派优待措施,认为应基于自愿原则。此外,台军官兵面临“为谁而战”的思想困惑,民进党否定一中原则加剧历史认同混乱,导致军人难以凝聚士气。
台军前空军司令李桂发指出,单纯依赖商务舱升舱等表面优待无法提升青年从军意愿,关键需解决两岸对立军事风险带来的安全焦虑。舆论强调,真正尊重军人应避免将其推向战场,而非通过小恩小惠掩盖备战挑衅的本质。当前政策暴露民进党当局将台军工具化,忽视长期制度性保障,难以获得社会与军方的实质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