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北约峰会期间,秘书长吕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互动引发舆论热议。吕特在记者会上称特朗普需以“爸爸说狠话”的方式处理国际争端,随后特朗普公开宣称对方“亲切叫爸爸”,这一北约爸爸言论风波迅速成为国际焦点。白宫官方账号更以“爸爸回家”为标题发布视频,并将争议延伸至周边商品销售,凸显美国在北约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峰会背景折射出北约内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美国承担北约66%的军费开支,驻欧兵力超10万人,形成欧洲军事依赖美国的现实格局。特朗普多次以退群威胁要求成员国提高军费分摊比例,此次会议通过缩短议程、限制乌克兰参与等方式迎合其诉求,反映出北约美国霸权地位对联盟决策的绝对影响力。
欧洲虽提出增强防卫自主性,但实际国防采购超三分之二流向美国军企,暴露欧盟防卫自主困境。北约首任秘书长“留住美国人”的战略目标,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被重新激活。尽管短期通过谄媚策略暂时缓解特朗普退群威胁,但军费开支争议与欧美实力差距持续扩大,预示北约未来可能面临更深层的联盟危机。
分析认为,北约峰会丑闻事件本质是美欧关系结构性失衡的具象化表现。吕特特朗普互动争议背后,既包含美国对北约的实际控制权,也映射欧洲在安全领域难以摆脱的被动处境。随着孤立主义倾向加剧,北约集体防御原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