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古因物资匮乏,战国时期通过草药制作"冰凉丸"作为士兵补给。江户时代,含有罂粟成分的"伊利金丹"被用于军队,成为早期药物滥用雏形。明治时期颁布鸦片禁止令,但官方垄断鸦片贸易,后期通过海外种植园成为东亚最大毒品生产国。
1888年日本学者发现甲基苯丙胺,军方将其命名为"觉醒剂"投入日俄战争。昭和时代,该药物被改良为海军"猫目锭"和陆军"突击锭",士兵服用后出现极端亢奋与暴力倾向,成为太平洋战争重要战略物资。二战末期药物短缺,特攻队优先使用觉醒剂执行自杀任务,如"回天鱼雷"与"樱花炸弹"。
战后麦克阿瑟接管日本,将库存甲基苯丙胺包装成药品流通市场。黑帮组织山口组垄断毒品产业,结合风俗业推广冰毒,导致1949年日本爆发大规模药物滥用危机。1951年觉醒剂禁令出台,但制毒技术升级,冰毒经韩国扩散至全球,日本成为新型毒品研发中心。
昭和时代末期,泡沫经济破裂加剧社会对毒品的依赖,平成时代新型毒品达461种,其中166种源自日本。从明治鸦片禁令到昭和药物滥用,日本通过"军事药物-经济刺激-黑市扩张"的循环,形成了独特的毒品发展轨迹,最终演变为影响东亚的毒品问题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