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频繁就美日贸易谈判施压,威胁对日本加征关税,但双方在汽车关税争议和农产品保护红线上陷入僵局。日本明确拒绝接受保留25%汽车关税的协议,并坚持农业领域不可退让的立场。美国试图通过自愿出口限制政策限制日本汽车输美数量,但谈判未取得进展,关税缓征期临近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全球多国对美贸易谈判同样面临挑战。韩国、加拿大和柬埔寨等国在数字服务税、乳制品关税等问题上与美国存在分歧,谈判进程缓慢。印度则要求对等中国待遇,进一步复杂化谈判。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强硬态度和反制措施,客观上鼓励了其他国家参照其立场,推动地缘政治格局演变。
日本为缓解美国压力,尝试通过稀土资源争夺战示好,提出深海开采计划,但实际效果有限。美国对盟友的施压策略因各国国内政治(如农业选票)和经济利益难以奏效。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导致传统盟友关系松动,各国在贸易协议僵局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核心利益,而非单向妥协。
中国在应对美国关税和贸易挑战时,展现出基于实力的外交策略,通过稀土等关键领域反制,强化谈判话语权。这一态度间接影响日本、印度等国的谈判立场,促使多边贸易博弈更趋复杂化。美国与日本等国的谈判僵局,反映出单边主义政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局限性。
光阴故事:等领退休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