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儒蔡邕出身名门,早年受胡广教导,精通音律与书法,创制焦尾名琴及飞白书法。因母丧守孝三年,在墓旁草庐守孝制期间精研典籍,奠定学术根基。汉灵帝时期主持东汉六经校订工程,刻石立碑于太学,规范儒学传承。
因直言谏政触怒宦官集团,遭构陷入狱,经历蔡邕髡钳流放案,险遭暗杀。流放期间拒绝权贵拉拢,辗转江南时制焦尾琴传世。后被权臣董卓乱政胁迫出仕,虽受礼遇却屡谏未果。董卓败亡后,司徒王允诛奸清算,蔡邕因叹惋旧主被定为同党,最终死于狱中。
蔡邕家族文脉绵延,其女蔡邕女文姬归汉后以胡笳十八拍名世,外孙蔡邕外孙杨沪传续忠义家风。其学术遗产与气节操守,成为东汉士林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