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道篇》通过引用《诗经》中“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的典故,强调君主需如周文王一般,依靠济济多士治国安邦。周文王因善用人才济济的精英之士,实现国家安宁,荀子借此说明人才是君主治理的核心支撑。
君主需通过屏蔽左右亲信耳目,掌握天下动态。荀子指出,墙外之事虽不可见,但君主需依靠可信赖的亲信作为耳目,避免被邪智蒙蔽。这些亲信需具备治国器具人才谋略,智慧与忠诚并存,方能辅助君主应对远近距离的政务与突发事件。
辅佐大臣与外交大臣同样关键。辅佐者需德才兼备,以仁义道德安抚百姓,以谋略应对万变;外交大臣则需辩才与决断力,化解邻国纷争,抵御外部危难。荀子强调,若君主缺乏此类治国器具,将陷入“孤、暗、危”的困境,国家虽存实亡。
最后,荀子重申“济济多士,人主以宁”的核心思想,指出君主治理不可独任,唯有依靠各类人才,如屏蔽左右的亲信、辅佐大臣及外交使臣,形成完整的治国体系,方能避免国家陷入动荡,实现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