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于1941年提出改造全党学习方法和制度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年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党内仍存在忽视现状研究、历史研究及理论应用等主观主义不良作风,表现为缺乏周密调查研究方法、割断历史联系、教条化引用理论,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
针对学风问题,毛泽东批评了脱离实际的研究倾向,强调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反对空谈和片面引用。他指出,许多同志对国内外现状、中国近百年历史缺乏系统研究,甚至忽略自身文化传统,盲目崇拜外国经验,形成“华而不实”的学风。这种主观主义作风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严重危害革命事业。
为纠正错误,毛泽东提出两种对立态度:主观主义态度以脱离实际、割裂历史为特征;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统一,以实事求是科学态度为指导,从具体环境中提炼规律,服务革命实践。他呼吁全党建立周密调查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动态,并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推动干部教育与学习制度改造。
最后,毛泽东提议加强历史研究分工合作,聚焦经济史、政治史等专项,并改革教育体系,以苏联经验为参考,结合中国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强调,只有摒弃主观主义,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实现党性的巩固与革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