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近期发出警告,基孔肯雅热疫情可能在多个国家大范围爆发。目前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该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感染者通常在3-7天内出现高烧、关节疼痛、疲劳等急性症状,极少数可能导致死亡。
印度洋地区因热带气候和伊蚊快速繁殖,成为疫情高发区。此外,国际航运和人口流动加剧了病毒扩散风险。例如,印度洋留尼汪岛今年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病毒,印度、孟加拉国等地也出现传播。历史上,该病毒曾在非洲坦桑尼亚马孔德高原首次爆发,其名称源自当地语言,意为“身体蜷缩”,与症状相关。
针对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专家建议减少蚊虫活跃时段的户外活动,穿戴长衣长裤,并正确使用驱蚊液。广东佛山近期因输入性病例导致2659例确诊,凸显加强监测和跨境防控的必要性。公众需提高对蚊媒疫情的警惕,避免蚊虫叮咬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