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封锁红海致埃拉特港关闭
以色列红海核心枢纽埃拉特港因胡塞武装持续袭击,于7月20日宣布永久关闭。该港口承担以色列50%汽车进口和60%钾肥出口任务,但因航运公司避航、保险拒保及胡塞7月16日导弹袭击彻底瘫痪运营。港口收入枯竭与政府救援分歧加剧关闭决策,标志着胡塞武装红海封锁取得实质性成果。
胡塞扩大目标威胁地中海港口
继红海封锁后,胡塞武装转向以色列地中海港口阿什杜德港及海法港,以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攻击物流节点。海法港作为以色列最大商业港口,承担80%能源进口,6月因伊朗袭击货运量锐减,加剧以色列供应链危机。
非对称战争加剧以色列经济压力
胡塞武装以低成本无人机和导弹发动袭击,迫使以色列投入高昂防御系统,形成“10-20倍成本倒挂”。埃拉特港关闭暴露非对称战争成本失衡问题,以色列陷入越防越亏的消耗战,长期经济压力难以承受。
北极航道成大国博弈新焦点
美国通过美丹防务协议在格陵兰岛永久驻军,威胁俄罗斯北极港口开发计划。北极航道控制权博弈影响中俄能源合作,中远集团114艘商船因美国安全核查延误,年均损失达1.8亿美元。美国以关税和法律工具强化北极存在,加剧区域战略竞争。
听不停:拖鞋军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