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V32. 耶路撒冷三千年(21): 圣城争夺战与和平的期望

所属专辑: 你好历史书
最近更新: 2025-06-07时长: 36:47
你好历史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耶路撒冷争夺战历史背景

# 贝京军事复国主义思想

# 六日战争军事行动

# 纳赛尔泛阿拉伯主义

# 奥斯陆协议失败原因

# 圣殿山宗教管理权

# 巴以冲突历史根源

# 约旦侯赛因国王统治

# 阿拉法特巴解组织

# 圣城国际托管设想

耶路撒冷三千年历史的核心围绕耶路撒冷争夺战历史背景展开。梅纳赫姆·贝京作为贝京军事复国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推动了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强硬政策。他在1978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却于1982年发动黎巴嫩战争,展现了其政治立场的复杂性。
六日战争军事行动(1967年)成为中东格局转折点。以色列通过突袭占领东耶路撒冷和圣殿山,纳赛尔领导的纳赛尔泛阿拉伯主义在此战中受挫,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解体。战后,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圣殿山宗教管理权仍由伊斯兰基金会保留,禁止犹太人祈祷,埋下长期争议。
巴以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巴以冲突历史根源中的领土与宗教矛盾。1993年《奥斯陆协议》试图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分歧,但因奥斯陆协议失败原因——包括耶路撒冷主权和圣殿山归属未达成共识——最终破裂。阿拉法特领导的阿拉法特巴解组织与哈马斯的激进立场加剧了局势复杂性。
约旦侯赛因国王统治期间,曾尝试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间斡旋,但1967年战争导致其失去对耶路撒冷的控制。圣城的未来和平方案提出圣城国际托管设想,主张通过国际委员会管理老城,但因各方缺乏信任未能实现。
当前,耶路撒冷仍处于分裂状态,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互相回避,极端宗教势力持续激化矛盾。圣殿山的考古争议、犹太定居点扩张与巴勒斯坦人诉求的冲突,使得圣殿山宗教管理权问题持续发酵。作者指出,和平的关键在于双方承认彼此的历史合法性,但现实中的互信缺失使这一目标遥不可及。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