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V29. 耶路撒冷三千年(18): 一战的结束与七次投降

所属专辑: 你好历史书
最近更新: 2025-06-07时长: 27:38
你好历史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一战结束的七次投降

# 艾伦比将军的耶路撒冷战役

# 侯赛尼家族的投降仪式

# 犹太复国主义的巴勒斯坦策略

# 贝尔福宣言的托管争议

# 劳伦斯的中东军事行动

# 韦茨曼的复国外交突破

# 奥斯曼撤退的圣城交接

# 耶路撒冷骚乱的民族冲突

# 英国托管巴勒斯坦政策

一战结束的七次投降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对耶路撒冷统治的终结。1917年12月,奥斯曼军队在艾伦比将军的耶路撒冷战役中节节败退,德军法尔肯海因撤离后,市长侯赛尼家族的投降仪式因文化差异引发波折,最终以床单代替白旗完成。艾伦比以谦卑姿态步行入城,避免宗教象征冲突,但“十字军”一词仍引发争议。
犹太复国主义的巴勒斯坦策略与阿拉伯民族主义矛盾初现。韦茨曼的复国外交突破体现在与费萨尔王子的合作谈判中,双方曾达成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的临时共识。然而,贝尔福宣言的托管争议加剧了英国与法国对中东控制权的争夺,美国威尔逊总统的介入使局势更加复杂。劳伦斯的中东军事行动虽推动谢里夫派攻占大马士革,但法国干预导致计划破产。
英国托管巴勒斯坦政策在1920年面临严峻考验。耶路撒冷骚乱的民族冲突因先知穆萨节游行失控升级,亚布廷斯基与侯赛尼家族成员被判刑,斯托尔斯总督被迫调整治理策略。新任高级专员塞缪尔试图平衡犹太移民与阿拉伯诉求,但丘吉尔的访问强化了英国对犹太家园的支持立场。
奥斯曼撤退的圣城交接后,耶路撒冷成为多势力博弈焦点。复国主义者重组民兵,阿拉伯人形成国家认同,侯赛尼家族与英国托管当局的关系因市长更迭和穆夫提职位问题进一步恶化。劳伦斯的传奇被美国记者塑造,而韦茨曼主导的希伯来大学奠基仪式则在炮火中进行,预示未来冲突的延续。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