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评价卫灵公时,指出其治国无道。康子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卫灵公虽无德政,却能避免国家覆灭。他通过分析卫灵公对三位臣子的任用,解释其政权得以延续的原因:仲叔擅长接待宾客,祝陀精通宗庙事务,王孙谷善于辅佐君主,三人各展其才,弥补了卫灵公的治国缺陷。
尹氏进一步总结,卫灵公虽因无道本应失国,但其用人之道却成为保国关键。他任用三位臣子时,注重“各当其才”,使三人虽非贤者,却能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这种策略不仅维持了卫国稳定,更表明即使是无道之君,善用人才亦可避免衰亡。
最后,尹氏强调,若是有道之君能广纳天下贤才,其治国成效将远超卫灵公。师曰补充的“敬为人,四方其训之”,呼应了人才与德行对国家治理的双重重要性,突显《论语集注》中“用人”与“修身”并重的思想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