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刘伯承与彭德怀两位元帅因牵挂强渡大渡河战役中的船工帅士高,多方寻找其下落。帅士高在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冒险协助红军突破大渡河天险,成为军民团结渡河的关键人物。
蒋介石效仿清朝围剿石达开的策略,调集重兵封锁安顺场渡口,并散布国民党抹黑宣传,企图切断红军渡河资源。红军抵达后,通过争取船工支持,找到赖直忠私藏的渡船,在帅士高等船工助力下发起强渡大渡河战役,突破敌军防线。
帅士高带领船工团队连续七天七夜运送红军,但因国民党追查被迫逃亡,家人惨遭迫害。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彭德怀持续寻访,最终通过剿匪平叛行动在彝族地区发现沦为奴隶的帅士高,将其接回安置。
1965年,彭德怀亲自探望帅士高并致谢,肯定其爱国拥军贡献。1995年帅士高去世后,当地政府为其举办英雄追悼大会;2007年,他获评爱国拥军新闻人物特别奖,其百度人传奇故事与大渡河战役精神被后世传颂。
帅士高的经历成为军民情谊的缩影,印证了红军“石达开未走通之路,我们必走通”的信念。大渡河天险的突破与泸定桥战役的胜利,共同奠定了长征转折点,而帅士高等无名英雄的付出,成为革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