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湿毒气问题突出,易引发湿热淤积,导致肛肠红肿灼痛等痔疮症状。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火过盛会引发大肠湿热。针对这一现象,可通过艾灸特定穴位祛湿解毒,缓解病症。
孔穴穴位于手臂内侧,艾灸此穴可灭肺火,防止肺热下移大肠,减轻肛肠灼痛。八疗穴位于骶骨两侧,通过艾灸或搓热腰骶部,可排出盆腔湿浊,改善肛门肿胀。
肠墙穴临近肛门,艾灸此穴需借助镂空艾灸罐或熏蒸法,直接疏通肛肠淤堵,化解局部硬结。成山穴位于小腿后侧,属膀胱经,刮痧或艾灸此穴可加速排毒,缓解肛肠淤堵,搭配肠墙穴形成远近协同作用。
此外,减少辛辣饮食、避免久坐,结合艾灸孔穴穴、八疗穴、成山穴和肠墙穴,能系统清除湿热淤毒,改善夏季湿毒气引发的肛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