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近期启动的“团结十讲”引发两岸批评,其内容被批为台独分裂言论的集中呈现。演讲从台独论调展开,夹杂所谓“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试图通过系统性灌输构建台湾主体意识。尽管赖清德自称要“洗涤人心”,但实际内容错漏百出,被指为歪理邪说的大杂烩,甚至因过度博眼球转移了岛内罢免议题的焦点。
从传播策略看,赖清德采用小众演讲结合大众传播的模式,通过民间团体邀请的形式掩盖政治目的。其演讲内容预先设计,运用纳粹宣传策略中的“谎言重复”,反复强调猛犸象、南岛语族等已被证伪的论据,试图以认知作战操控舆论。此外,其煽动性言论包含民粹动员手段,塑造强硬形象以强化“抗中保台”论述。
历史蒙太奇手法成为其误导民众的核心方式。赖清德断章取义篡改历史,将台湾抗日运动曲解为“护卫台湾”,甚至挪用蒋渭水“同胞须团结”的言论为台独服务。这种混杂部分真相的谎言,通过偷换概念混淆民众对国族认同的认知,形成错误台独史观。
相较蔡英文执政时期的隐性台独策略,赖清德的台独论述更为激进。蔡英文曾以“念稿机”形象回避争议,而赖清德则以“导师”姿态公开兜售台独主张,但其论述因缺乏专业性和事实支撑,暴露知识短板。分析认为,赖清德的政治操作虽试图为民进党添柴加薪,却因内容空洞引发反效果,反而分散绿营罢免议题的热度,被批为“百年一见的政治奇才”负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