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前,市场围绕制造业周期波动分析博弈贸易缓和预期,随后转向内需消费保值逻辑,重点布局消费与医药方向。医药行业长周期回升趋势明确,2021年集采与医保改革导致行业下行,但2025年初利空出清,企业通过研发调整应对集采政策调整影响,叠加老龄化医疗增量需求推动,行业进入长期增量阶段,短期调整不影响长线配置价值。
制造业当前以情绪性宣泄调整窗口为主导,需观察国产替代等方向是否出现连续调整。以宁德时代为例,其估值受限于国内增长放缓及制造业资本开支变化,尽管市占率稳定,但流动性推动估值提升依赖市场环境改善。消费电子等方向受消费电子周期复杂性制约,需关注外延并购等变量。
内需消费保值逻辑仍是资金短期避险方向,但缺乏确定性主线。整体市场预计维持震荡回升,市场流动性预期变化是影响制造业估值的关键因素。8月中旬贸易谈判落地前,制造业波动或延续,需结合情绪与流动性信号判断波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