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江南今日话题:日本从几个产品,看我国制造的现状(2025年7月15日)

主播: 江南
最近更新: 13小时前时长: 09:10
江南说新闻《今日话题》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中国制造供应链优势

# 智能手表日本市场

# 日本市场中国产品

# 中国品牌收购案例

# 供应链整合成本优势

# 技术跃迁产业升级

# 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

# 华为智能手表份额

# 中国马桶盖全球产量

# 日本代购中国产品

# 电商评价数据分析

# 日本商场审美争议

# 中国无人机全球垄断

# 电动汽车成本优势

# 机器人量产技术突破

中国制造与日本市场渗透
中国制造通过供应链整合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持续扩大影响力。以日本有度巴西商场为例,中国生产的马桶盖、家电等产品占据全球70%的产量,但部分消费者仍存在“日本制造”的认知惯性,导致代购现象频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商场中许多标榜本土品牌的产品实为中国企业通过品牌收购案例(如海信收购东芝电视、海尔收购三洋白电)推出的“换标”商品。
智能手表市场格局分析
在智能手表日本市场中,华为凭借技术跃迁产业升级,以高性价比策略抢占份额。数据显示,华为高端型号售价达4103元仍获255条评价,与苹果平分高端市场;中低端领域则由小米主导,其手环类产品评价量超6000条。日本消费者对华为手表的运动监测功能(如高尔夫辅助)尤为青睐,反映出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在功能创新上的竞争力。
专家视角与产业趋势
硅谷投资人马克·安德森指出,中国制造从手机、无人机到电动汽车成本优势显著,已形成“带轮子的手机”式供应链整合。例如,中国无人机全球垄断消费级市场,大疆占据90%以上份额;电动汽车成本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机器人量产技术突破更将推动产业颠覆。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底层逻辑。
消费场景与认知差异
尽管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渗透显著,但日本商场普遍存在审美争议,商品陈列密集且视觉信息过载,与国内简约风格形成对比。此外,电商评价数据显示,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接受度逐步提高,但品牌认知仍需时间迭代,部分场景仍依赖代购中国产品的中间环节完成市场教育。

评论2条评论
范履霜

范履霜:不跪会死呀

1天前
yosang

yosang:不吹会死呀

2天前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