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海牙峰会表面展示了跨大西洋盟国的团结,但实质是成员国对美国压力的妥协性回应。会议达成将各国GDP的5%用于防务支出的共识,其中3.5%用于军事预算,1.5%投入国防相关基础设施和产业。这一调整通过财政再分类缓解了欧洲公共财政压力,同时为欧盟发展自主军工体系提供空间,但暴露了北约内部责任分担的结构性矛盾。
北约亚洲化成为战略重点,试图通过东京办事处提案和印太四国伙伴机制向亚太延伸。尽管日本国内政治变动导致计划搁置,但北约与日韩澳新的情报共享、网络安防合作持续深化,强化跨大西洋与印太地区的战略协同。法国等欧洲国家对此持保留态度,担忧削弱北约传统威慑力。
欧洲安全形势受俄乌冲突拖累,北约将资源集中于欧洲防务现代化,同时推动军工供应链一体化。然而,其制度转型面临风险:过度依赖传统安全路径,对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威胁反应滞后,且内部财政协调问题未根本解决。
中国需警惕北约亚洲化的制度合法化风险,关注其与印太盟友的协同机制扩张,同时通过推动多边安全观应对潜在的地缘政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