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锋与帝制终结者,其历史地位通过天安门广场画像与“天下为公”的执政理念得以彰显。他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中国近代发展指明方向,至今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涵。
孙中山与袁世凯等政治对手的博弈,以及与李大钊等合作友人的互动,展现了其政治策略时局适应的能力。党内关系方面,汪精卫、蒋介石等后备力量的出现,为革命注入新生动力,其中蒋介石早年革命经历始于1906年与孙中山的首次会面,开启两人近二十年的交集。
孙中山诞辰纪念不仅是对其波澜壮阔一生的回顾,更成为两岸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纽带。尽管台湾部分势力试图贬低其历史功绩,但孙中山作为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仍是推动中国统一奋斗目标的象征性资源。其思想与精神,如“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的论断,至今为审视当下中国与世界提供价值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