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成为矛盾导火索,该法案主张取消政府财务上限,削减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并直接触及“取消新能源补贴”,导致马斯克利益受损。马斯克公开批评法案“荒谬”,但初期因特朗普在任未激烈回应。卸任后,他指责特朗普“过河拆桥”,并威胁终止“龙飞船计划”,停止政府航天合作。
双方冲突升级后,马斯克曝光“萝莉岛涉事名单”涉及特朗普,引发舆论震动。民主党借机推动名单公开以打压共和党。马斯克提议“组建第三党派”并启动“弹劾特朗普提案”,副总统万斯意外成为潜在受益者。
两人关系破裂源于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反对新能源政策,而马斯克因“政治改革”受阻转向支持特朗普,却遭共和党暗中阻挠。例如“美国禽流感事件”中,政府将责任归咎于马斯克裁员,使其沦为“背锅侠”。此外,马斯克激进改革引发内部不满,最终被特朗普借机边缘化。
马斯克以商业思维介入政治,低估了复杂博弈,导致“法案引发经济危机”的担忧与个人声誉受损。这场冲突揭示了美国政商关系的脆弱性,以及利益联盟在政策变动下的迅速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