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早年经历充满戏剧性,其父唐高宗李治晚年政局动荡,两位兄长李弘、李贤相继退场,使其意外成为太子。永淳元年,其子李重润被立为皇太孙,成为唐朝首位获此殊荣的皇孙,间接巩固了李显的储君地位。
弘道元年,李显继位后试图摆脱武则天控制,重用韦后家族。他破格提拔韦玄贞为豫州刺史,甚至欲任其为侍中,引发顾命大臣裴炎反对。李显因“天下予韦玄贞”的言论触怒武则天,导致其在位仅五十五天即被废为庐陵王,成为唐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
武则天废帝事件后,李显被迫开启流放生涯,其弟李旦继位为傀儡皇帝。这一转折不仅暴露了李显政治能力的不足,也凸显了武则天对朝局的绝对掌控。李显复位关键转折点需追溯至其流放期间的隐忍与后续政局变化,为唐朝中期权力更迭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