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斯凯奇退市惊雷:一双鞋的关税生死局与全球化企业的绝地求生

所属专辑: 早间十分钟
主播: 东篱Jun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08:10
早间十分钟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斯凯奇退市事件分析

# 关税成本暴涨原因

# 三g资本收购策略

# 中国制造供应链依赖

# 国潮品牌崛起影响

# 供应链转移墨西哥

# 全球化退潮趋势

#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品牌老化市场危机

# 运动鞋产业重构

关税成本暴涨与斯凯奇退市
2025年5月,斯凯奇因美国对中国运动鞋加征125%关税陷入危机。出厂价600元的鞋关税成本飙升至900元,导致其终端价格竞争力骤降。同期耐克、阿迪达斯推出低价产品进一步挤压市场,斯凯奇中国区销售额同比暴跌16%。其高度依赖中国制造供应链(占总产能60%)成为枷锁,而越南、印尼工厂建设周期长且成本攀升,暴露了全球化企业的本土化陷阱。
三g资本收购策略与供应链调整
巴西私募三g资本以94亿美元溢价收购斯凯奇,包含毒丸条款与休克疗法计划。交易后,斯凯奇将供应链转移至墨西哥(享美墨加协定零关税)和土耳其(规避欧盟碳关税),同时保留中国合资公司运营权。退市可规避ESG披露压力,掩盖越南工厂劳工争议等问题,凸显私募资本通过财务黑箱化榨取利润的运作逻辑。
国潮品牌崛起与斯凯奇市场溃败
中国本土品牌安踏、李宁通过国潮设计(如敦煌元素)与高端收购(始祖鸟)抢占市场,2024年双十一电商增速远超斯凯奇。斯凯奇设计老化、直营店占比低(34%),加盟店受下沉市场挤压,进货价高于竞品但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其既无法对标耐克技术专利,又难以适应本土消费偏好,成为全球化退潮下的典型牺牲品。
运动鞋产业重构与全球化退潮
中美贸易战后,美国进口中国鞋类份额从68%降至41%,越南、印尼份额大幅上升。斯凯奇退市折射出终端品牌在消费分级下的困境:奢侈品与快时尚两极分化,中端品牌因关税成本和供应链转移周期陷入被动。未来产业或加速向技术壁垒(耐克Boost科技)或本土化成本优势(安踏数字化能力)两极分化,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