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112 僰人悬棺

所属专辑: 历史谜案趣闻
主播: 詩情劍氣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06:28
历史谜案趣闻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僰人悬棺历史起源

# 珙县洛表乡悬棺遗址

# 整木雕凿悬棺工艺

# 船形棺木构造特征

# 悬棺栈道运输假说

# 悬棺吊装技术推测

# 悬棺防潮保存原理

# 僰人悬棺岩画内容

# 柏翰大战族群消失

# 苏麻湾悬棺分布区

位于四川珙县境内的僰人悬棺,是古代僰人部落遗留的独特葬俗文化遗存。这一族群从春秋至明代万历年间生活于此,却在柏翰大战后神秘消失,仅留下265具悬棺。悬棺集中分布于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与曹营乡的苏麻湾两处,棺木以整木雕凿工艺制成,分为船形和长方形两类,重量逾千斤,悬挂于离地数十至百米高的峭壁之上,部分裸露于天然或人工凿刻的岩穴中。
关于悬棺安置方式,学界存在悬棺栈道运输假说悬棺吊装技术推测两种主流观点。前者认为古人通过搭建栈道逐层运送棺木,后者则推测利用绳索从山顶下柩。但受限于地形陡峭和技术条件,两种假说均未完全解释悬棺如何精准入穴。此外,悬棺选址可能与防潮保湿需求及族群对山水的精神崇拜相关,崖壁上的红色岩画以粗犷线条描绘生活场景,为研究僰人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现存悬棺中,麻塘坝(亦称僰人沟)保存最密集,160余具棺木半悬于25-50米高的岩壁间;苏麻湾的48具悬棺则沿江分布,可从水路观察。尽管考古发现残存木料支撑栈道论,但悬棺如何克服重力与地形障碍仍为未解之谜。僰人族群消亡原因、悬棺葬俗起源及岩画叙事内涵等,至今仍被云雾缭绕的峭壁笼罩于神秘之中。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