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139、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162条条文麻杏石甘汤)

最近更新: 3天前时长: 30:01
张胜兵品伤寒丨通俗诙谐丨国学不再难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

# 邪热壅肺病机解析

# 汗出而喘辨证要点

# 无大热者诊断标准

# 肺热辨证要点

# 伤寒论倒装句解析

# 不可更行桂枝汤解析

# 肺气宣降失常机制

# 同病异治应用原则

# 肺主皮毛理论应用

张胜兵在讲解《伤寒论》第162条时,重点解析了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该条文与第63条内容高度相似,均针对“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区别在于162条为“下后”误治,63条为“发汗后”误治。两条文均采用倒装句结构,强调邪热壅肺的病机核心,需通过麻杏石甘汤清肺热、复肺气宣降失常。
麻杏石甘汤以麻黄、石膏配伍为核心,适用于邪热壅肺引起的汗出而喘。张胜兵强调,“无大热者”并非无热,而是表邪已解、热壅于肺的辨证要点。此方不仅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外感病,还可扩展至皮肤病(如荨麻疹)、妇科病(如子宫脱垂)及儿科病(如肺热尿床),体现“同病异治”原则。
通过临床案例,张胜兵展示了麻杏石甘汤的灵活运用。例如肺热型皮肤病源于“肺主皮毛”理论,肺热迫津外泄导致皮肤瘙痒;子宫脱垂因肺热壅滞、气机不达下焦,需清肺热而非补中益气。此外,小儿肺热尿床通过清肺热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与甘姜苓术汤的寒证尿床形成对比,凸显辨证论治的精髓。
最后,张胜兵指出,掌握麻杏石甘汤的关键在于抓住“肺热”这一核心病机,结合四诊合参灵活调整药量(如高热重用石膏),突破传统病名限制,实现异病同治与精准施治。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