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工程课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特征是重要考点,历年考试中曾多次出现暗立题。其核心知识点包括接缝问题、基层材料选择及病害防治措施。水泥路面基层的主要作用是抗变形能力提升,通过合理选择基层材料(如特种交通用混凝土、重型交通用水稳材料)可减少因挤泥导致的板底脱空和错台病害。
施工方法中,滑模摊铺机施工工艺因集成化程度高成为高等级道路首选,其工作面宽度需预留65厘米。小型机具和轨道式摊铺机逐渐被替代,但需注意不同施工方法对应的基层宽度要求(小三轨五滑六五)。
教材新增内容强调碾压混凝土基层需设置与面层对应的纵横向接缝,防止基层变形牵动面层开裂。平混凝土基层弯拉强度超1.5MPa时,需设置横向缩缝防裂;一次摊铺宽度超7.5米时,应增设纵向缩缝。课程还对教材错误进行修正,明确基层与面层接缝必须严格对应,避免错缝引发连锁破坏。
此外,水泥路面施工需关注构造深度抗滑设计,通过刻槽工艺增强抗滑性。病害防治重点在于基层稳定性,防止雨水渗透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和挤泥现象,确保基层与面层协同抗变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