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至三次文献分类
一次文献以原始研究为基础,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类型,核心特点是原创性。二次文献通过整理一次文献形成,如书目、题录等,强调分类与编排规则。三次文献则是对专题文献的综合分析,如综述、百科全书,体现综合分析能力。
医学典籍核心内容
《黄帝内经》作为最早的中医典籍,提出三因制宜原则,包含《素问》与《灵枢》两部分。《伤寒论》首创六经辩证体系,被称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则系统论述内伤杂病。《诸病源候论》是首部证候学专著,提出“乖戾之气”解释传染病病因;《瘟疫论》为第一部瘟疫学专著,强调瘟疫防治方法。
本草典籍发展脉络
《神农本草经》最早按三品分类药物,奠定本草学基础。《本草经集注》首创自然属性分类法,整理南北朝前药学资料。《新修本草》为官修本草,首次引入图谱对照。《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涵盖方剂与图谱,成为药物学巨著。
方书典籍特色与贡献
《备急千金要方》强调医德规范,提出“大医精诚”理念。《外台秘要》收录大量民间单方验方,如动物肝脏治夜盲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首部官修成药典,体现理法方药结合。《普济方》收方6万余首,为古代方剂收录之最。
炮制典籍技术体系
《雷公炮炙论》为第一部炮制专著,系统总结南北朝前炮制技术。《炮炙大法》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如“飞”“煅”等工艺。《修事指南》作为第三部炮制专著,奠定清代炮制学基础,强调修制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