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8年,西罗马帝国与匈人部落签订质子互换条约,双方交换人质以维持和平。罗马质子埃提乌斯与匈人质子阿提拉因此开启异国生涯。匈人作为西迁的游牧民族,凭借骑兵战术与机动性对罗马形成威胁,但双方因忌惮两败俱伤选择暂时合作。
阿提拉在罗马接受教育期间,罗马试图通过文化输出影响匈人,但匈人更注重利用质子交换获取情报。公元434年,阿提拉与兄长布列达继承双王共治制度,成为匈人联合统治者。此时东西罗马分裂,匈人借机扩张,通过军事威胁迫使东罗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借马尔古斯主教盗墓事件撕毁协议,发动突袭。
权力斗争中,阿提拉主张持续掠夺以维系部落联盟,布列达倾向保守和谈。矛盾激化后,布列达在庆功宴遇刺,其子嗣神秘消失,阿提拉独揽大权终结双王共治。为稳定部落联盟,阿提拉推行以战养战策略,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巩固统治。公元436年弑兄夺权后,阿提拉正式开启统一草原、征战欧洲的历程,成为后世“上帝之鞭”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