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女子因出游被样虫叮咬,持续发热10余天,初期症状类似感冒,服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最终发现左肩背部存在直径1厘米的黑色结痂,确诊为样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样虫病以高热、肌肉酸痛、乏力为主要表现,典型特征为皮肤出现火山口状焦黑色结痂,此症状可作为关键诊断依据。
样虫体型微小且隐蔽,常栖息于草地、灌木丛,叮咬时分泌麻痹性酶类,导致伤口无痛感。约30%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引发肝损伤、多发性淋巴结肿大甚至重症肺炎,病死率高达24%。其幼虫偏好藏匿于腋窝、腘窝等皮肤皱褶处,需通过严密着装(如封闭领口、袖口)及防虫剂涂抹技巧降低叮咬风险。
预防样虫叮咬需避免直接接触草地,归家后及时洗澡并重点清洁易藏匿部位。若出现持续发热、焦痂溃疡或肢体无力,应立即就医。目前正值蚊虫活跃期,公众需警惕隐蔽部位叮咬痕迹,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