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其中望诊内容繁杂,需通过归类与理解规律掌握,尤其望神与望面色为历年考试重点。四诊收集的“症状”是辨证论治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常见病学习效果。
望神通过观察精神状态与意识判断病情。得神表现为目光灵活、神智清醒,反映正气未伤;失神以目光呆滞、昏迷为特征,提示病重;假神出现回光返照现象,如面色突然红润,属阴阳离绝的危候。神乱分癫、狂、痫三类:癫病为痰蒙心神致表情淡漠,狂病因痰火扰心致躁动伤人,痫病则因肝风内动出现抽搐吐涎。
面色反映脏腑状态:白色主虚寒失血症,白而浮肿为阳虚,苍白暴脱属急症;黄色主脾虚湿困证,萎黄为脾虚,黄胖为湿盛,黄疸分阳黄(湿热)与阴黄(寒湿);赤色主实热虚热证,满面通红为实热,颧红潮热为阴虚;青色主寒瘀痛惊风,小儿面青为惊风先兆;黑色主肾虚水饮证,目眶黑属肾虚水泛,面黑干焦为肾精耗竭。
姿态异常可辨虚实:坐仰首为痰壅肺的实证,坐俯首为肺肾虚证;喘促不得卧提示心阳不足或水气凌心;手足拘急属肝病筋脉失养,痿证则表现为肢体无力无痛。姿态观察需结合病因与病机,如肝风、寒凝或气血亏损等。
望诊与辨证紧密结合,如癫狂痫对应不同病机,黄疸分型指导治疗方向。掌握望诊要点对六至九章的常见病辨证论治具有支撑作用,需重点理解各体征的病理本质与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