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分为增效、减毒、解效、增毒四类。增效配伍包含相须和相使两类:相须指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增强疗效,如石膏配知母通过协同作用提升清热泻火功效;相使则强调主辅关系,如黄芪配茯苓以黄芪补气为主、茯苓利水为辅,共奏利水之效,口诀“须告之祈福使增效”可辅助记忆。
减毒配伍涉及相畏与相杀。相畏指药物毒性被另一药物抑制,如半夏畏生姜,因生姜能消除半夏毒性;相杀则强调主动消除毒性,如生姜杀半夏。两者关系取决于药对顺序,体现毒性控制的主被动差异。
解效配伍以相恶为典型,指药物合用降低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降气抵消人参补气作用。增毒配伍则属相反范畴,代表药物合用加剧毒性,如“十八反”中的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临床需严格禁用。
此外,单行指单药应用(如独参汤),而七情配伍的案例和口诀(如“须告之祈福使增效”)为学习重点,需结合药对特性与毒性机制掌握核心配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