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已从中东持久战阶段进入相持阶段。以色列凭借制空权优势,通过空袭摧毁了伊朗导弹发射器数量的近半数,但伊朗凭借高产能持续补充库存,并调整战术,将攻击目标转向特拉维夫CBD等高价值区域。以色列反导导弹消耗巨大,每晚防空拦截成本高达3亿美元,面临弹药储备与财政压力。
伊朗采用导弹饱和攻击与集束炸弹弹头杀伤策略,结合无人机骚扰,对以色列造成持续物质与精神损失。尽管以色列宣称掌握伊朗军事潜力评估的部分优势,但伊朗领土与人口规模使其具备长期对抗基础。双方均试图通过封锁战场信息控制舆论,但社交媒体仍曝光了战争对平民区的破坏。
当前以伊相持阶段现状的变量集中于美军参战可能性。美国若介入,可能加速战局倾斜,但伊朗残存导弹仍可能对中东美军构成威胁。双方内部均出现矛盾,以色列民众对战争成本不满,伊朗则分化出强硬派与妥协派。战争持续导致特拉维夫与德黑兰沦为“鬼城”,平民伤亡与经济损失激化仇恨循环,和平解决前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