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从落后世界两代到击落阵风!回忆歼10的18年艰苦研发过程

所属专辑: 玖捆夢,伍車書
最近更新: 2025-08-11时长: 28:16
玖捆夢,伍車書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歼10研发历程

# 三代机技术差距

# 电传飞控技术突破

# 航空工业技术攻关

# 试飞周期极限压缩

# 整体结构件加工

# 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

# 液压系统模拟实验

# 航空报国使命感驱动

# 四代机技术奠基

航空工业代差与技术追赶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航空工业面临三代机技术差距的严峻现实,主力机型歼五、歼六与美国F-15/F-16存在跨代劣势。为缩小差距,1986年歼10研发正式立项,需攻克包括电传飞控系统在内的上百项关键技术。研发团队从零学习计算机控制技术,突破传统机械操纵模式,建立国内首个电传飞控技术体系。
技术攻关与制造突破
歼10研发历程中,60%以上为全新设计,远超常规30%的阈值。整体结构件加工要求毫米级精度,成飞团队通过自研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系统完成复杂曲面加工,并创新使用多千斤顶解决蒙皮拉伸设备不足问题。液压系统模拟实验台搭建耗时数年,地面测试覆盖上千个节点,确保飞行稳定性。
试飞验证与团队奉献
歼10试飞周期压缩至四年,远低于国际惯例的十年周期。试飞团队发现并改进千余项问题,创造零重大事故的航空史纪录。研发过程中,航空报国使命感驱动团队高强度工作,技术人员常驻风洞基地,工人连续通宵攻关,设计人员编写数百万行航电软件代码,最终实现三代机技术跨越。
技术传承与后续影响
歼10研发历程为四代机技术奠定基础,其电传飞控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经验直接支撑歼-20研制。中国航空工业从二代机到三代机耗时30年,而四代机研发周期缩短至13年,标志着技术迭代能力质的提升。宋文骢等核心成员主导的艰苦攻关,成为缩小中美航空代差的里程碑。

评论4条评论
136xxxx5586

136xxxx5586:👍👍👍对对对🌹🌹🌹

2025-07-04
1107823548

1107823548:生在华夏,何其幸哉

2025-07-03
Schröder

Schröder :最要感谢的还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2025-07-03
小花和么么

小花和么么:致敬 👍👍👍 🇨🇳🇨🇳🇨🇳

2025-07-02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