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需求推动县域旅游发展
今年暑期,全国多地高温持续,夏季避暑旅游选择成为主流。县域避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贵州威宁、吉林吉安、湖南靖州等地凭借清凉避暑自然条件,依托多元文旅资源优势,推出避暑特色主题活动。例如,威宁举办火把狂欢与房车露营活动,吸引上万游客;吉林吉安依托G331国道沿线资源,开发蓝莓采摘、漂流等体验项目,成为避暑打卡地。
交通网络助力县域旅游通达性
高速交通网络覆盖为县域文旅经济新增长提供支撑。吉林吉安通过升级G331国道,串联边境、红色文化等资源,引入旅拍、骑行等活动,形成旅游产品集群。全国高铁里程突破4.7万公里,县域与大都市时空距离缩短,游客量显著攀升。
文旅服务与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多地通过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景区游客接待高峰应对能力。湖南靖州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强化服务与设施保障,单日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带动消费30余万元。特色民宿、自驾车营地等配套项目,为游客提供慢节奏的避暑体验,满足家庭游、康养游等多元需求。
避暑旅游成为文旅新范式
县域文旅部门结合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兼具野趣与品质的避暑旅游模式。例如,靖州依托森林覆盖率达92%的天然氧吧,推出露营、徒步等业态;吉林吉安融合民俗与边境风情,强化避暑旅游消费带动效应。各地通过创新服务与产品,为暑期旅游注入新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