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公开呼吁乌克兰采取“以攻代守”策略对抗俄罗斯,强调“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并批评拜登政府仅提供防御性武器是“软弱表现”。这一言论与其此前要求俄乌停战的立场形成鲜明反差,引发对其对俄政策转变的广泛讨论。此前美俄元首峰会及俄方提出的“顿巴斯领土归属”“乌克兰非军事化”等四大谈判条件,均未能打破俄乌谈判僵局。
美国国内舆论质疑特朗普对普京态度过于亲近,包括高规格接待俄方领导人却冷落欧洲盟友。分析认为,特朗普此番表态可能是通过“极限施压策略”向俄方展示强硬姿态,同时回应“美国国内亲俄质疑声浪”,试图平衡“对乌军事援助政策”的谨慎立场。值得关注的是,美方长期限制“对乌防御性武器限制”以避免“乌克兰反攻核战风险”,而特朗普暗示支持进攻性武器的表态可能打破这一战略平衡。
尽管特朗普称俄方为“侵略者”,但其政策反复性仍引发不确定性。俄方重申的“顿巴斯领土争议问题”及乌克兰非北约化等核心条件,与乌方立场存在根本冲突。专家指出,特朗普的言论更多是谈判施压手段,实际推动乌克兰实施“反攻俄罗斯策略”的可能性较低,其“对俄政策转变”的本质仍服务于短期政治博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