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加征关税,引发印度对“双重标准”的质疑。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解释称,若制裁中国购买俄油将导致“国际油价能源制裁波动”,但对印度实施“印度购买俄油关税制裁”未提供充分依据。印度认为美国“能源制裁双重标准”不公,因其仅针对印度,却未制裁同样购买俄油的欧洲及中国。
分析指出,“俄乌战争能源博弈背景”下,西方试图通过打击俄罗斯油气出口削弱其经济。俄罗斯油气主要买家包括中国、印度及欧洲。中国因“中国油气需求全球市场”规模庞大且无替代选项,美国难以直接制裁;欧洲虽减少直接购买,但通过印度中间商间接填补缺口,美国对此默许。印度因依赖度骤增且转售欧洲获利,成为美国单边制裁目标。
卢比奥的逻辑漏洞在于,制裁印度同样可能加剧“国际油价能源制裁波动”,但其解释仅强调中国影响。欧洲因与美国达成能源合作及防务投资协议被豁免,印度则缺乏谈判筹码。美国对中、欧的妥协暴露其“能源制裁双重标准”,本质是“欺软怕硬”的策略选择。
文中以“历史案例国际关系启示”类比一战后的国际博弈,指出缺乏实力的国家即使作为战胜国也难以维护权益。印度当前处境类似,唯有通过“印度自强应对能源制裁”增强实力,才能摆脱被动局面。美国对印度的单边制裁再次印证国际规则中实力优先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