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执政100余天后,承认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他在专访中表示,尽管对和谈仍抱希望,但双方因“巨大仇恨”难以妥协,尤其俄乌领导人及军方存在长期敌对。特朗普拒绝明确斡旋“红线”,仅透露其中一方更接近协议,并暗示可能放弃调停。
5月9日俄罗斯胜利日阅兵成为关键节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威胁“不保证安全”,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则以“报复行动”回应,双方通过舆论博弈争夺主动权。尽管普京提出“停火三天”,但泽连斯基要求更长期限,并质疑俄方动机,导致停火提议陷入僵局。
美国两党对俄乌冲突立场分歧明显:拜登政府通过军援乌克兰、削弱俄罗斯并拉拢欧洲的策略已部分实现;特朗普则主张与俄罗斯缓和关系,暂停对乌援助,并签署矿产协议等获取实际利益。分析认为,特朗普虽未兑现“24小时停火”承诺,但已通过利益交换向国内展示“政绩”,斡旋本身反成次要目标。
当前冲突持续的核心矛盾在于美国战略矛盾:若特朗普效仿拜登加大对乌军援,等于承认前任政策正确性;若坚持现有策略,则面临俄乌冲突长期化风险。美俄关系缓和与乌克兰利益牺牲的平衡,成为特朗普政府未来决策的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