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多地于8月17日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约50万民众在特拉维夫抗议内塔尼亚胡政府未促成停火协议及人质释放,成为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活动。示威反映了以色列国内对军事行动长期化的不满,包括被征召士兵家庭、人质家属及左翼群体的诉求,但民意尚未全面转向反对战争。
内塔尼亚胡政府提出全面接管加沙城的军事计划,但遭到以军总参谋长扎密尔等军方高层反对。军方担忧预备役士兵疲劳、人质安全风险及巷战伤亡,同时认为该计划是政府为巩固右翼支持的政治操弄。双方矛盾激化,军方更关注民意动向,而政府则试图通过“大以色列计划”转移国内司法改革争议。
欧洲多国对以色列态度转向强硬,德国暂停向以出口可能用于加沙的武器,英国、法国等国在联合国谴责占领计划。欧洲的立场调整与国内阿拉伯裔选民压力及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恶化有关,但实际干预力度仍待观察。
尽管面临国内外阻力,内塔尼亚胡仍坚持推进加沙占领计划,主要依赖美国的默许及军事援助。美国务院批评国际舆论“过度关注人道主义”,支持以色列“自卫权”。内塔尼亚胡将占领视为实现领土扩张、避免自身贪腐指控审判的关键策略,但军方消极应对、极右翼内部博弈及哈马斯持续抵抗可能成为计划落地的障碍。
未来局势取决于美国施压程度、以色列军政矛盾升级及黎巴嫩真主党等地区势力的干预风险。若内塔尼亚胡强推计划,可能进一步激化加沙人道灾难,并引发以色列政局动荡。